说“内”与“外”、“心”与“物”、“人”与“我”、“生”与“死”、“苦”与“乐”、“对”与“错”、“善”与“恶…
精神和物质是互相衍生的、是同一的、是阿赖耶识本身丨通过对观念、认知、阿赖耶识的反思获得精神的自由维度(四)
1. 认知(观念)必须彻底解构其自身,我们的生命才能回归自由。人的终极追求就是精神自由。你不要跟我提钱,钱只是…
诸佛境界——性相双忘:成佛心理学丨《楞伽》成佛了义精讲(二十九)
第1小节. 【楞伽原典】 复次大慧,诸声闻畏生死妄想苦,而求涅槃,不知生死涅槃差别一切性,妄想非性,未来诸根境…
难道可以驱动我们的只能是恐惧和欲望吗?
人们由于匮乏而恐惧,为逃避恐惧而寻求安全感,为了寻求安全感而不断将事物纳入自己的身心范畴;人们由于丰沛而产生欲…
世界是心的倒影丨你的世界是你的内心的倒影
1. 年轻时我以为自己会像小树一样成长。年轻时我还以为整个世界整个中国整个家乡会和我一起成长。后来我发现并非如…
心养天地
人不是过上神仙般的日子才有神仙般的心情,人是因为有神仙般的心,才能过上神仙般的日子。君子不跟命争。人生如戏。心…
佛陀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个体解脱、获得精神的自由,而不是一种僵化的世界观或方法论
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道路、方法、理论、行为和事物,他们可能需要的都是快乐或解脱,但能给他们带来快乐和解脱的是不一…
从“无四相”说起
无我相,还有其他人,我与其他人平等。无人相,还有人之外的其他生物、其他众生,人与其他众生平等。无众生相,世界上…
与师对话(之)牛皮越来越紧
我:好像冯唐说还是谁说,人生就像一个人裹了湿牛皮在太阳底下暴晒,牛皮越收越紧,人就被窒息而死,人生的走向就是如…
生命图景模型反思
1. 从心理学、社会学、哲学这些不同层次视角,都可以看到,普通人的“生活”是如何处在“虚假幻相”之中。甚至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