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祝善知识大菩萨 智慧为体慈悲是用 知幻无苦大爱度世
我之所以被爱,因为我是母亲的孩子,因为我无以自助,因为我惹人喜欢,因为母亲需我。归纳成一个更一般的公式便是:我因我的样子被爱。或者也可以更为准确地说: 我是我,所以被爱。这种被母亲所爱的感受是被动的。
童稚的爱遵循这一原则:“我因被爱而爱。”成熟的爱遵循“我因爱而被爱”这一原则。不成熟的爱宣称:“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进一步考察可能会表明,某些精神病,如强迫型精神病,多产生在单方面对父亲的依附基础上,而其他如癔病、酗酒、缺乏维护自己的能力和现实地应付生活的能力以及压抑感,则多来源于对母亲的依附。
——埃里希•弗洛姆
埃里希•弗洛姆
如果不是仁慈的命运保护婴儿,不让他意识到因与母亲和母体内的生活“分离”而产生的焦虑,婴儿在出生时必定会感到死亡的恐惧。甚至在出生后,他与出生前相比几乎没有什么不同:他分辨不出物体,他没有意识到他自己及外部世界。他只能感到温暖与食物的直接诱惑,而不能把温暖与食物同它们的来源“母亲”区别开。母亲便是温暖,母亲便是食物,母亲便是满意和安全的和谐状态。这种状态——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说——是一种自恋状态。外界存在——人和物——只有当他们适合或挫伤婴儿肉体的内在状态时才有实际意义。只有内在的东西才是真实的,而身体之外的物只有符合我的需要——决不是符合事物本身的性质或需要——才是真实的。
孩子发育成长后,开始能够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去理解事物,饱食的满足不同于对母亲的乳头和她的乳房的感受。最终,孩子会感受到自身的饥渴以及甘甜的乳汁、乳房和母亲是不同的东西。他学会把许多事物作为不同的各有其自身存在价值的东西来理解。这时他学会了叫它们的名字,同时也学会了与它们打交道。他逐渐知道火是热的并能灼痛人,母亲的身体温暖令人惬意,木头又硬又重,纸轻且能撕开。他注意别人的反应,明白吃东西时妈妈会微笑,哭泣时妈妈会把他搂在怀里,甚至他便溺时妈妈也会表扬他。所有这些感受可以概括为一条:我被爱。我之所以被爱,因为我是母亲的孩子,因为我无以自助,因为我惹人喜欢,因为母亲需我。归纳成一个更一般的公式便是:我因我的样子被爱。或者也可以更为准确地说: 我是我,所以被爱。这种被母亲所爱的感受是被动的。我不必为了被人爱而做任何事——母爱是无条件的。要我做的只是存在——是她的孩子。母爱是极乐,是安宁,它无须索取,不必报偿。但母爱的无条件性也有一方面被忽视了:它不仅无须报偿,也无法索取、制造和控制。如果它出现,便像是恩赐;如果它不存在,似乎像是一切美好事物都消失了——谁也无法创造它。
对大多数年龄在八岁半到十岁的儿童来说,被爱的问题——他之为他而被爱的问题——几乎是全部。这个年龄的儿童还不会爱。他很感激、很高兴被人爱。儿童成长到这时,一种新的因素加入:由于自己的活动而产生一种爱的新感情。孩子第一次想到要给予母亲或父亲某种东西,想到创造某种东西——一首诗、一张画,或任何可能做成的东西。在儿童生活中,爱的观念第一次从被爱转变成爱,转变成创造爱。从第一次爱的冲动到爱的成熟需要多年时间。最后,这个儿童——他现在已是青年——超脱了自我的中心,别人的帮助不再是他满足自己需要的主要手段。别人的需要与他自己的需要一样重要——其实,前者已经变得更加重要。给予比接受更令其满意、令其高兴;爱甚至比被爱更重要。通过爱,他摆脱了由自恋和以自我为中心这种状态形成的孤独和隔离的牢笼,他感到新的融洽、享受和协调。更进一步说,他感到由爱——而不是由接受爱的依赖性(正因为这种依赖性,他一定会变得卑微、无助、不健全或“乖”)——而产生了爱的力量。童稚的爱遵循这一原则:“我因被爱而爱。”成熟的爱遵循“我因爱而被爱”这一原则。不成熟的爱宣称:“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与爱的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是爱的对象的发展。幼儿是最依赖母亲的。这种依赖始于出生前,即当母子还是一体的时候——虽然他们已是两个人。婴儿的问世在某些方面改变了这种状态,但已生活在母体之外的婴儿仍完全依赖母亲。日复一日,他变得越发独立:他学会走路、说话、探究世界;他与母亲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事关存亡的重要性,与父亲的关系却越来越重要。
为了弄清这种从母亲到父亲关系的转移,我们必须考虑到母爱与父爱间的本质区别。我们已经谈论过母爱。母爱就其本质而言是无条件的。母亲爱新生婴儿,只因他是她的孩子,不是因为这个孩子满足了任何特殊条件,或实现了什么特殊的期望(当然,这里我所谓的“母爱与父爱”,我所的“理想类型”——是马克斯·韦伯的术语,或荣格所解的一种原型——并不是说每个母亲或父亲都这样爱。我论述的是体现在父母身上的父爱和母爱的原则)。无条件的爱与一种最殷切的期望相一致,这种期望不仅存在于儿童,也存在于每个成年人;在另一方面,由于你的优点和你值得爱而被爱的话,总会留下疑问。也许我没能让我希望爱我的人高兴,也许说不清什么原因——总是存在一种爱可能消失的恐惧。而且,“值得的”爱容易留下自己不被爱的痛苦之感——你仅因为令人高兴而被爱,从最终的分析看,你根本不是被爱,而是被利用。无怪乎我们都一直渴望着母爱,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多数孩子都十分幸运地获得母爱(达到何种程度后面再论 ),而成年人,要满足同样的渴望就困难得多。最令人满足的情爱亦能满足这种渴望,它也常体现为宗教形式的爱,更常见的是体现为神经质的爱。
对父亲的关系却完全不同。母亲是我们出生的地方,她是自然、土地和海洋;父亲却不代表任何这样的自然来源。他在孩子出生的头几年里几乎与其没有联系。在这一早期阶段,他对孩子的重要性无法与母亲相比。然而,尽管父亲不代表自然世界,他却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支柱,代表思想的世界,人化自然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原则的世界,游历和冒险的世界。父亲是教育孩子并指引他步入世界之路的人。
与这一作用有密切联系的是社会-经济发展。一旦拥有私有财产,并只可以由一个儿子继承,父亲便开始寻找能够继承他财产的那个儿子。很自然,这个人便是父亲认为最适合做其继承人的,那个最像他因而他最喜欢的儿子。父爱是有条件的爱。这种爱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实现了我的愿望,因为你尽了职责,因为你像我。”在有条件的父爱中,我们发现与无条件的母爱一样,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消极的一面就是父爱必须有报答,如果你不按他所希望的去做便会失去他的爱。父爱的本质在于:服从成为主要的美德,不服从乃是主要的罪孽——以收回父爱作为惩罚。积极方面同样重要。既然父爱是有条件的,我们就可以想办法获得它,并为此而努力;他的爱不像母爱那样不为我们所控制。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与孩子本身的需要相适应,幼儿需要母亲无条件的爱以及身心两方面的关怀。六岁以后的孩子开始需要父爱,需要他的权威和引导。母亲起到保证孩子生活安全的作用,而父亲则有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应付来到这个大千世界所面临的那些问题的责任。在最理想的情况下,母爱并不企图阻碍孩子成长,不鼓励他的依赖。母亲应对生活抱有信心,因而不会过分焦虑,这样才不会把她的焦虑传染给孩子。孩子独立并最终离开她的这一愿望,应是母亲生活的一部分。父爱应以道理和期望来引导孩子,应是忍耐和宽容,而不是威胁和独裁;应让正在成长的孩子感到自己的能力日益增强,并最终允许他成为自己的主人,与父亲的权威相分离。
最后,这个已成熟的人走到这一步:他是自己的父母。他既有母亲的良心,也有父亲的品德。母性的良心说:“有任何错误或罪恶可以剥夺我对你的爱以及我对你生命和幸福的期望。”父性的良心是:“你错了,你就不能回避由你的错误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如果要我喜欢你,重要的是你必须改正错误。”成熟的人不受外部父母形象的影响,而是在内心建立起父母的形象。与弗洛伊德的超我观念相反,这种建立不是通过把父母的形象结合起来,而是通过在他自身对爱的能力基础上建立起母性的良心,在自身理智和判断基础上建立起父性的良心。而且,成熟的人同时用母性的良心和父性的良心去爱,尽管两者似乎相互矛盾。如果他只有父性的良心,便会变得苛刻,不通人情;如果他只有母性的良心便易于失去判断能力,并阻碍他自己及他人的发展。
智力健全的基础和成熟的标志,存在于这一从对以母亲为中心的依附到对以父亲为中心的依附并最终达到两者综合的发展过程中。引发精神病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一发展过程的失败。更充分地讨论这种思想倾向已经超出本书范围,这只能简要阐述这一观点。
精神病产生的一个原因可能在于这样一个事实:一个男孩子有一位慈爱但又过分纵容或专横的母亲,和一位无能而又兴趣索然的父亲。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仍停留在对母亲的早期依恋上,而变成一个依赖母亲的人,具有善于接受型人格,也就是愿意接受、被保护、被关心,缺乏父亲的品质(自制、独立、主宰生活的能力 )。他可能会试图在每个人身上——有时在女人身上,有时在处于权威及有权势的男人身上——寻找“妈妈”。另一方面,假如母亲冷酷、反应迟钝而又专横跋扈,他可能会把对母亲保护的要求转移到父亲身上,并模仿父亲的形象——在这种情况下最终结果与上述情况类似——他将发展成为一个只有父性倾向的人,完全沉溺于法律、秩序、权威之中,缺乏期望或接受无条件的爱的能力。如果父亲是个独裁主义者,并且紧紧依附于他的儿子,那么,上述情况会进一步强化。这些精神病的产生都是因为母性或是父性发展失败——而且这也是更严重的精神病产生的原因——父母的角色与外界的人混淆了,也与人内心应建立的品质混淆了。进一步考察可能会表明,某些精神病,如强迫型精神病,多产生在单方面对父亲的依附基础上,而其他如癔病、酗酒、缺乏维护自己的能力和现实地应付生活的能力以及压抑感,则多来源于对母亲的依附。
作者埃里希•弗洛姆简介:
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1900年3月23日——1980年3月18日) 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毕生旨在修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发生两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人的精神处境,埃里希·弗洛姆在此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佛之智慧 励志能量 天地生死 文学欣赏 更多精彩
关注我们
精彩阅读推荐
●《金刚经》的全部智慧就两个字丨帮助你解脱一切烦恼,进入极乐世界
●诚意推荐:对治嗔恨、贪欲、感伤的一个殊胜方便法门,也是修道觉悟的方便大法
●倾力推荐:一文读懂最深奥的佛理:万法空性(具足)和万法平等
读 原 创 因 缘 不 易 点 赞 转 发 大 布 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