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渐必修的不二法门:成佛心理学丨《楞伽》成佛了义精讲(十二)

第1小节.
【楞伽原典】
舍离彼生所作方便,金刚喻三摩提,随入如来身,随如如化,神通自在,慈悲方便,具足庄严,等一切佛刹、外道处,离心意意识,是菩萨渐次转身得如来身。
注释
舍离彼生所作方便:在八地前仍有生相,既有生相便有所作方便:入于八地后便渐渐“舍离”有“生”相及有“所作”之“方便”,而入于无生、无作之上方便。
金刚喻三摩提:这是等觉菩萨金刚后心所得的定之名。谓等觉菩萨用佛智断最后微细无明,此无明至为难断,而金刚为至坚至利之物,能断一切,故以金刚喻名此定。“三摩提”,中文义为等持,即定慧等持之义。等觉菩萨得金刚喻定,便顿断俱生之二障种子。
随入如来身:即随顺真如而证自身清净法身
随入如如化:“如如”,为内心如、外境如,内心外境皆如,故称如如。又,如如亦即本觉,此谓“随”顺而“入”于“如如”本觉,更依本觉智而起种种变“化”身。
等入一切佛刹、外道人处:“等”,为平等。“佛刹”为佛界,“外道入处”为魔界。谓以平等大悲而入于一切佛界与外道所入之魔界。
离心意意识: 谓此菩萨虽有如是无量大悲施设,然诸有所作,皆离于心意意识,神应莫测。
转身得如来身:即转变其较粗之身,得如来清净法身及诸妙色身。
义贯
(菩萨入第八地后,)“舍离彼”有“生”有“所作”之“方便”,而得无生无作之方便,至等觉后心,得“金刚喻三摩提”,顿断最后一分俱生无明,“随”顺如性证“入如来”清净法“身”,并以始觉智“随”顺“入”于“如如”本觉,乃依真如起诸变“化”身,现大“神通”,“自在”无碍,“大“慈”大“悲”,无量“方便”,皆悉“具足”,以为“庄严”。并以平“等”大悲,“入”于“一切佛”界“刹”土,及“外道”所“入”之“处”,所谓魔界,等化无二。然此等施作,皆出无为,“离心意意识是菩萨渐次转”变其“身”,证“得如来”清净法“身”及上妙色身。
第2小节.
【楞伽原典】
大慧,是故欲得如来随身者,当远离阴界心因缘所作方便,生住灭妄想虚伪,唯心直进观察无始虚伪过,妄想习气因,三有思惟无所有佛地无生,到自觉圣趣,自心自在,到无开发行如随众色摩尼,随众生微细之心,而以化身随心量度,诸地渐次,相续建立。是故,大慧,自悉檀善,应当修学
注释
如来随入身: 即是佛身,以佛身自在,能随意入于一切,故名。
当远离阴界入心因缘所作方便:“阴界入”是外境“心”是内心,“所作”即所成,“所作方便”即所成之法。谓应“当远离”由“阴界入”等外境,及内“心因缘”和合所成之法。简言之,即是离于缘生之境。
生住灭妄想虚伪:谓亦应远离自心所现之“生住灭妄相”分别“虚伪”戏论。前句为离境,此句为离心。
唯心直进:谓以唯心观,一路直趋,不涉余途。
无始虚伪过,妄想习气因:谓一切外境皆由“无始”以来,二障“虚伪”之过,而内心之生住灭相,则由第八识中之“妄想习气”为“因”而成。
三有、思惟无所有:“三有”是境,“思惟”是心,“无所有”是空。谓如是则达心境二空。
佛地无生:以达二空,故契入无生无灭之佛地。
到自觉圣趣:证到了自觉圣智所趣之地。
自心自在:“自心”为如来藏自性清净心。“自在”,因已证入如来藏性,故三俱尽,二死永断,故得自在无碍。
到无开发行:“无开发”即无功用。“到”,达、证之义。
如随众色摩尼:“摩尼”为如意宝珠,能随物现色;以比喻诸佛菩萨心无所住,而能随缘感应示现。
随入众生微细之心:“心”为心行。众生之心行,其欲愿有无量之差别,而唯有证如来智者,能了知其微细难察者。
随心量度: 谓随众生心量之大小,根机之深浅,而为说无量度门,以度化之。
自悉檀善:“自悉檀”为自心自性本具之悉檀,此自心悉檀乃为最上善之法,故赞曰“善”
义贯
“大慧,是故欲得”诸佛“如来随”意自在“入”于一切之法性“身者,当远离”五“阴”、十八“界”、十二“入”,及“心因缘”和合所成之外法,并当远离依藏识所现“生住灭”相而“妄想”分别“虚伪”之心,而以“唯心”观,一路“直进”,不涉他途,“观察”一切外境之生但由无始世来二障“虚伪”之“过”,且观内心所现妄像,系以第八识中之“妄想习气”为“因”而起;如是则达“三有”之境与“思惟”之心皆空“无所有”,而达于心境二空,顿契“佛地”一切寂静“无生”无灭之境界,“到”达如来自证之“自觉圣趣”境界,得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于是三惑二死永断,“自在”无碍,“到无开发”功用之“行”,便能“如随众”外“色”而现像之“摩尼”宝珠,以此“随”顺如性而“入”于“众生微细”难知“之心”行,“而以化身随”彼“心量”根机之大小深浅,开示无量度门,以“度”化之,令彼众生亦于菩萨“诸地渐次”进阶成熟,“相续建立”成就诸法。“是故,大慧,自”心自性本具之“悉檀”法,乃为最上“善”之法,汝等“应当修学”。
诠论
“楞伽一经岂不是顿悟法门,不由次第的吗?为何此处佛所说,又有次第之修行?”
:“法本无次第,由人之根器有利钝,故修有迟速顿渐。此处佛所说者,并非只是渐修,而是顿渐兼摄,其实顿与渐只是快与慢而已,而其中所发生的境界,一样都是要经历的,只是到达与经过每一境界所需的时间,及停留的久暂之差别,而有顿渐之分。例如在台湾搭火车,从台北到高雄,搭慢车与搭直达快车,速度上大不相同,所需之时间也不一样,但慢车所经过的每一站,快车都一样要经过,只是它很快就经过,且不停留,所以很快就到达目的地。快车比喻顿根,车比喻渐根,同样的车站、路线比喻修行之三贤十圣、五十二阶位,顿渐都要经过。这个就是佛所说“相续成就之义,并非从信位,凭空就到八地,那样就不相续,不相续就变成断灭,那就落到外道的窠臼中去,那是佛所最要诫止的,所以佛在开示修行方法之前,先破斥邪见,免堕断灭,就是这道理。再举例言之,有些很特出的学生,他们可以跳级,从一年级跳到三年级,或从一年级跳到五年级,乃至十岁左右就上大学,甚至研究所。也有不少。这并不是说他们所跳过的级次,他们都不用修,或没修过,而是:那些他们都已经会了所以才能跳级,如果不让他们跳级,不但浪费他们时间,他们没事做,还会造成问题。相同的,顿根之人,由信位或三贤位,一悟而到地上的境界,并非那中间渐根人所断之惑,所证之真,他们都不必修了,而是: 在他们那一悟之间,心开悟解,便顿断、顿证。所以,只是修的所需时间长短不一样,其经历之境界,及到达以后的境界能力,也是一样的。譬如渐根人与顿根人到达八地所需的时间虽不同,然而到达以后,八地菩萨所具的能力,所已断的几分惑、所证的几分真,则都一样,并无差别。所以,有些虚妄之人,以为自己“一悟而至佛地’,那就问问他:佛地所须具备的能力,所断的、所证的真,他有没有?如果他有,就许他是一悟到了佛地;若没有,便是“但有言说,都无实义,这是必须知道的,尤其是在这末法时期没有真修实证,很容易就落入了这种虚妄言说而圣,这是非常危险的过咎。行者须知分辨。总而言之,顿悟是有的,一路顿超是有的,一悟即至佛地也是有的,只是其所超过的那些阶次,其中所修的,所断的惑,所证的真,他在一念间便都具足了,这才叫真顿悟,否则便不是复次,再简单地覆述一次:顿与渐只是时间上的不同,其所必须经历的阶段、境界是完全一样的。所以,佛在此所开示的法,非顿非渐,可顿可渐,就看你是什么样根机的人:你是渐根人,你去做,做得慢,那就是渐,你若是顿根人,你去做,做得快,那就是顿,如是而已。因此佛在此开示的妙法,实是顿渐必修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