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修行佛法者的初修方便大法门:成佛心理学丨《楞伽》成佛了义精讲(十八)

第1小节.

【楞伽原典】

言说别施行,真实离名字,分别应初业,修行示真实真实自悟处,觉想所觉离,此为佛子说,愚者广分别。种种皆如幻,虽现无真实;如是种种说,随事别施设。所说非所应,于彼为非说。

注释

言说别施行:“别”,特别。“施行”,施设之举“行”者,举也。

真实离名字:“名字”唐译作“文字”。此句谓真实究竟之理为离于文字言说,是故行者应不著文字言说,循名取实。

分别应初业:“分别”,为广分别。“初业”,为初发心修行道业之人。此谓:为初发心人,应广分别诸法,令其易了,易可得入。

修行示真实:“修行”,为真实修行之人,或久远修行之人。对如是行人则示以究竟真实之道,以其机已熟故,堪能悟入,堪当大法。譬如大雨,小树小草则溺毙,唯大树能当之,由受润泽,益发繁茂兴盛

真实自悟处:真实之理,乃修行者自悟之境界,“华严经”中所谓:“不由他教”,亦是此经所谓:“自觉圣趣”。

觉想所觉离:“觉想”,为能觉想。“所觉”,为所觉想义即:此真实之处乃能觉所觉、能想所想,悉皆远离。能觉,指能觉之心,或能觉之人;所觉,指所觉之理、或所觉之法。能想、所想也是如此:能觉所觉,能想所想之心、理、人、法,悉皆远离,方是无上正真之道。

种种皆如幻:“种种”,指众生之心与世间之境,以及如来所说之法门。以外境依心而现,而心如幻,故心与境皆悉如幻,而如来之法门为应众生心而现,众生心既如幻,故应之而现之法门亦复如幻,是故言:“种种皆如幻”

所说非所应,于彼为非说:谓若所说之法,为非所应之机,则于听者反成非说。“非说”者,不得当之说也。

义贯

至于种种“言说”为特“别施”设而举“行”,而正“真实”在之境,实“离”于“名”言文“字”。广“分别”说者乃为“应初”发心修行道“业”之人而设,至若久远“修行”,机熟之人,则为显“示”正“真”之“实”相。而正“真实”相之境,乃修行者“自悟”自证之“处”,非他人真能示之,亦非言说所能及。此真实之处乃能“觉”能“想”、“所觉”所想,悉皆远“离”,不著一切处之境界,如“此”正真实相,但“为”大根能顿入而解真实之“佛子”而“说”,若应“愚者”则须“广”以言教,种种“分别”诸相。然则“种种”心,境与法门“皆”悉“如幻”,“虽”有相显“现”,然皆“无真实”之性。如来“如是种种”之言“说”,皆为“随事”应机而分“别施设”建立。若“所说”之法,“非所应”之机,则“于彼”听者反成“为非”当之“说”,是以不得不用权说也。(如对小乘心量之人,为说真实之法,则非所宜。)

第2小节.

【楞伽原典】

彼彼诸病人,良医随处方;如来为众生,随心应量说;妄想非境界,声闻亦非分,哀者所说,自觉之境界。

注释

彼彼诸病人:“彼彼”,为“彼”之复数,重复其词以显其复数,犹言“彼等”。“病人”,指众生,九法界之众生皆病,唯诸佛究竟无病。

良医随处方:“良医”,指如来,以如来能治众生一切身心之病。“随处方”,为随众生之病而开与处方。

随心应量说:谓如来随众生心之差别,且应其所知之量而为之说法。

妄想非境界,声闻亦非分:谓如来以自觉圣智,应众生之根机器量,而建立种种法门,分别成就一切众生,如是悲心,如是方便,如是智力,绝非外道为自心妄想所迷者之境界,亦非声闻乘能了之分,以其悲心与智力皆不足故;而发大乘心,久远修行之菩萨,乃能得其少分。

者所说,自觉之境界:此为哀一切世间之如来,所说其自证自觉之境界。

贯】

“彼”等众生有如“诸病人”,而如来犹如“良医随”其病症而开予种种“处方”。如是,“如来为”一切“众生”,“随”其“心”之差别,“应”其器“量”之大小而为“说”法。此大悲为本,大智慧为用,随机应量建立施设之境界,“非”为自心“想”所迷之凡外“境界”,小乘“声闻亦非”其“分”。此为“哀”一切世间“者”之“所说”,如来自证“自觉之境界”

第3小节.

【楞伽原典】

复次大慧,若菩萨摩诃萨,欲知自心现量,摄受及摄受者妄想境界,当离群聚、习俗、睡眠,初、中、后夜,常自觉悟,修行方便;当离恶见经论言说,及诸声闻缘觉乘相,当通达自心现妄想之相。

注释

菩萨摩诃萨欲知自心现量,摄受及摄受者妄想境界:前言真实者唯佛之境界,凡外邪小非分,大乘根熟菩萨得其少分,故能进而修习,入佛境界。“自心现量”者,即自心藏海所现之境。“量”者,凡能称量、见、闻、觉、知之一切法相,皆名为量。“摄受及摄受者”,即能摄受及所摄受者,亦即能取与所取,能取者为心,所取者为境。全句言:若菩萨摩诃萨欲了知自心海所现之一切境量中之能取所取,皆为自心藏海识浪妄想所现之境界。此句唐译作:“菩萨摩诃萨若欲了知能取所取分别境界,皆是自心之所现者。”

当离群聚、习俗、睡眠:“群聚、习俗”者,闹也。儒者所言:“群居终日,言不及义”者,此也。是故三五成群,率多杂语。习俗者,如年节、婚丧、喜庆、乃至生日等,如是闹之处皆为掉散之源,令心动荡不静,种种虚妄相现,遮障真智本明;故修真实行者,必先当远离如是外虚妄境;离外虚妄,方能渐了自心内虚;如是内外妄相既了,即得见真,故如来首以此劝修。又,当离睡眠者,以睡眠为昏沉之至,盖睡眠时,除一息外,犹如死人,其心之不明,至于极点,毫无自主力,完全随业水飘荡,平添诸业,是故修真实行者必须离于凡夫五欲中之睡眠,方能渐得一心澄明,时时觉悟,无有忘失。

初、中、后夜:即初夜分、中夜分、后夜分。印度习俗分一日为六时,即昼三时,夜三时。

修行方便:所谓“方便”者,即是法门。以一切门皆为出入方便而设,故称法门为方便,以其为学法者之门径也。又,此所谓方便者,即本经佛所教授之尽舍一切凡外邪小之法,唯心直进,念念不舍是也。

当离恶见经论言说,及诸声闻缘觉乘相:“恶见”,指外道之邪恶之见。“恶见经论”为外道宣扬恶见之论典:“言说”,为宣扬此等恶见之人所作之言说议论。外道之恶见不外有、无、断、常四者。此四者,坏菩提正觉之因,故名为恶。于上面,佛初劝“离群聚、习俗、睡眠”,为劝离凡夫所行境界;此复劝“离恶见经论、言说”,为劝离于外道所行境界。接着又劝离于“诸声闻缘觉乘相”,为劝离于小乘人所行境界。至此,凡夫、外道、小乘之境界皆一一劝离。所谓离诸声闻缘觉乘相者,为不以其所修所证者为目的也,一心以大乘为意,离于凡、外者,亦复如是。

当通达自心现妄想之相:亦即,若如是依佛言修行当能通达自心所现妄想之相。“通达”,即觉悟、彻见、了达。

【义贯】

“复次,大慧,若菩萨摩诃萨欲”了“知自心”藏海所“现”境“量”中之能“摄受”之心“及”所“摄受”之法,此等皆纯是自心藏海中识浪“妄想”所现之“境界”,本无实体,唯一真精。菩萨摩诃萨若欲了如是虚妄而显真实者,首“当离”于凡夫“群聚、习俗”闹之境界,以除掉散,如是方得离于外在一切虚境界。亦当离于“睡眠”,以除昏沉,及内在一切虚妄境界;“初、中、后夜”日夜精勤,“常自”明“觉”彻“悟”以现量智,“修”如实“行”之“方便”善巧,观察了悟藏识。其次,更“当离”于外道邪“恶见”解之“经论”及其种种“言说”,以避免徒滋纷扰,而得离于邪见,不为邪见之所污染“及”离于“诸声闻缘觉乘”所行之“相”,如是即得不落于小乘境界;如是离凡、离邪、离小之种种虚境界,修行方便,即“当”入于大乘,而“通”彻了“达自心藏海所“现妄想之相”(即前所言藏识海浪相),原无实体唯一真精。

诠论

此段经文中说:“若菩萨摩诃萨欲知自心现量,摄受及摄受者,当离群聚、习俗、睡眠,初、中、后夜,常自觉悟,修行方便。”此与《圆觉经》所言相近:“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恒作是念……。”达摩祖师对二祖慧可大师最初的教示也是如此:“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冀真修者,皆当如是乎!

您的每次点赞和转发都是布施善行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