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无间种姓——不得法空、难得究竟解脱:成佛心理学丨《楞伽》成佛了义精讲(三十)

第1小节.

【楞伽原典】

复次大慧,有五无间种性,云何为五?谓声闻乘无间种性、缘觉乘无间种性、如来乘无间种性、不定种性、各别种性。

注释

无间种性: 其种性纯一无有间杂,故称无间种性。之所以会这样的原因,是因为众生自无始来,大都随顺其本来习气,因此形成各各种性无有间杂。菩萨欲度众生,必须了解其为属于何等种性,才能顺应其习性,而为之说法。是故如来在此开示此五种无间种性。又,“无间”之义,亦是自无始来,熏习不断而成种,故名无间

不定种性:即于以上三种种性中,没有决定,随缘而成。

各别种性: 此指外道,以其所执之邪见各别,故称各别种性。唐译作“无种性”,魏译作“无性”。以无三乘之性,此亦即是阐提性。阐提之义为信不具,谓不信善恶因果,而信作者为所作之因。外道所信之作者,有种种不同,如神我、大自在天、梵天、时、方、微尘等,各别,故称各别种性。

义贯

“复次大慧,”众生“有五”种“无”有“间”杂(间断)之“种性。云何为五? 谓”一、“声闻乘无间种性”二、“缘觉乘无间种性”,三、“如来乘无间种性”,四、于三乘中“不定”之“种性”,五、外道邪见“各别”之“种性”

第2小节.

【楞伽原典】

云何知声闻乘无间种性?若闻说得阴界自共相断,知时,举身毛孔熙怡欣悦,及乐修相智,不修缘起发悟之相,是名声闻乘无间种性。声闻无间,见第八地,起烦恼断,习烦恼不断,不度不思议变异死,度分段死,正师子吼:我生已尽,梵行已立,不受后有,如实知,修习人无我,乃至得般涅槃

注释

若闻说得阴界自共相断:“闻说”,为闻佛或大菩萨为之说。“得”,得以。

自共相:总别相。谓若闻佛或大菩萨开示说,可以四谛法而令五阴、十八界、十二入之总相与别相等业苦果断。又,“阴界入共相”,即是苦,亦即三界之苦果;“阴界入自共相断”,亦即是断苦。

及乐修相智:“相智”,为四谛之总相智与别相智。声闻人,依四谛而修四谛之总、别相观之八缘三十二行。此谓声闻人一闻四谛法,即全身毛孔都欢悦舒适,并显现乐四谛之总别相观之智。

不修缘起发悟之相:“缘起”,即十二因缘,谓声闻之人不乐修由观十二因缘,而得发悟无生之相。

声闻无间:“无间”,为无间道。无间道为方断时不为惑所间隔之无漏智。入无间道后,即于一念顷,便证得解脱道。

见第八地,起烦恼断:“第八地”,唐译作“五六地”魏译作“初地中乃至五地、六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宗泐、如玘注) 解作:“见第八辟支佛地”。此为将第八地解作三乘共十地之第八地。(三乘共十地为: 一、乾慧地,二、性地三、八人地,四、见地 (初果:入流),五、薄地 (二果:一往来),六、离欲地 (三果: 不还果),七、已办地 (四果:阿罗汉),八、辟支佛地,九、菩萨地,十、佛地。“起”,为现行之义。此句谓声闻人于无间道中,证无间道智,不为所间隔,成无漏智,更求胜进,于一念顷,入解脱道,望见第八辟支佛地,此时现行之见思烦恼已修断。

习烦恼不断:“习”,即是无明习气,谓现行之见思虽断,但无始劫来之无明熏习之烦恼仍未断。

不度不思议变异死:尚不能度不可思议之变异生死变异生死,十界之中,唯佛永度。变异生死,为以无漏定之力,转变粗身为细质,转变短寿为长寿,此非凡夫之思议所及,故称不可思议。

度分段死:“分段死”,即分段生死,三界之中有情皆随业受报,受生死,以其生死皆为一段一段,依其所造之业大小、强弱,分段而受,分期受生,一期业报尽了,更于他道或同一道中受生,受另一期,或另一段之生死,因此便称三界六道之生死为分段生死。阿罗汉已出三界,故为已度分段生死。

正师子吼:“师子”,即狮子。师子吼,即是无畏说。

我生已尽:“生”,即生死。我之生死已尽,因为已断苦与集。

梵行已立:“梵行”,即净行,不受欲染。此为已修道。

不受后有:此为已证灭,灭即涅槃,谓已证涅槃,故不再于三界中受后世之有。“有”者,五蕴身也。“后有”,即未来之果报,后世之身心。

如实知:谓于如是等境界,如实了知,无有虚谬。

修习人无我:谓因修习而证得人空智。“无我”即空义。

乃至得般涅槃:“觉”为觉,非真觉、正觉。谓小乘人修道证灭,证人空,未达法空智,而因此以为自己证得般涅槃之妄觉,此实为未证说证,故佛于他经斥为增上慢。

义贯

“云何知”为“声闻乘无间种性”之人?由于有声闻种性,厌苦心切,急于取证,故“若”一“闻”佛或善萨开示“说得”用四谛法,而令五“阴”、十八“界”、十二“入”之“自”相与“共相”(总相与别相) 等三界苦果都能尽“断”无余,如是“知时,举身”上下“毛孔”,和“熙怡”然,欢“欣悦”豫,“及”显现“乐修”四谛总别“相”之观“智”,而“不”乐“修”由观十二“缘起”而得“发悟”无生智“之相,是名声闻乘无间种性。”又,“声闻”行人于“无间”道中,念念不为所间隔,证无漏之无间道智,更希求胜进,而于一念顷,入解脱道,至已办地,望“见”三乘共十地之“第八”辟支佛“地”,此时,现行而“起”之见思“烦恼”已“断”,而无明熏“习”之“烦恼”仍“不”能“断”,犹“不”能“度不”可“思议”之“变异”生“死”,已“度”三界之“分段”生“死”。即于是时作“正师子吼”之无畏说:我已离苦断集故“我”之“生”死“已尽”,我已修道故清净无欲,无染之“梵行已”确“立”,我已证灭,得涅槃道,故“不”再更于三界“受后”世之五 (“有”。如是“如实”了“知”,而无错谬。以“修习人无我”观而得人空智,“乃至”有自以为已证“得般涅槃”之妄“觉”,以未得法空智故。

诠论 

二乘之人,虽证人空,未得法空,故执实有涅槃可证不解佛所说。是故六祖能大师说:“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惟有过量大,通达无取舍。”

第3小节.

【楞伽原典】

大慧,各别无间者,我、人、众生、寿命、长养、士夫,彼诸众生作如是觉,求般涅槃。复有异外道说悉由作者,见一切性已,言此是般涅槃,作如是觉。法无我见非分,彼无解脱。大慧,此诸声闻乘无间外道种性,不出、出觉,为转彼恶见故,应当修学。

注释

各别无间:即各别无间种性,亦即是种种外道。以其所执邪见各别,故称各别,以其为长劫以来熏习不断,故称无间。

我、人、众生、寿命、长养、士夫:此谓外道有执我人、众生、寿命四相为涅槃,亦有执长养,士夫为涅槃者。“长养”,为能生长养育一切万物者。“士夫”即神我。“长养、士夫”魏译作:“作者、受者。”唐译作:“养者、取者”

复有异外道说悉由作者:谓还有些外道说一切法皆由作者而有。作者即时间、方位、胜性、微尘等。

见一切性已,言此是般涅槃:如是见一切法性已,便言此作者即是般涅槃

作如是觉:作如是想

法无我见非分:“法无我”,即法空。而彼外道实于法无我之真知实见,毫无所知。

彼无解脱:由于执著邪法,而不知法空之理,故彼外道实无涅槃之解脱。

此诸声闻乘无间,外道种性:此皆是诸声闻乘无间种性与外道各别无间种性。唐译作:“此是声闻乘及外道种性”

不出、出觉:声闻与外道皆犯同一过,即于未出离处作出离之想。“出”,出离,即出离三界也。“觉”,想。

义贯

“大慧,”种种外道之“各别无间”种性“者”,如有执“我、人、众生、寿命”四相为涅槃者,或执能生“长养”育一切万物者,或执神我 (“士夫” 涅槃。“彼诸众生,作如是”妄“觉”,而于中“求般涅槃,复有异”于以上所言之“外道说”一切法“悉由作者”而有。如是妄“见一切”法“性已”,便“言:此”作者即“是涅槃。”且“作如是”之虚妄“觉”想。而彼外道于“法无我”之真知实“见”,实“非”其“分”,是故“彼”外道实“无”涅槃“解脱”之道。“大,此”皆是“诸声闻乘无间”种性,及“外道”各别无间“种性”,两者皆是于“不”能“出”离解脱处,作“出”离解脱之妄“觉”。菩萨“为转”化“彼”之“恶见”邪执“故,应当修学”通达。

诠论 

此段论外道之各别种性。之所以将其次第提前,而在此说者,因其与声闻乘有所共同处,也就是于未出离处作出离想(“未出出觉”,亦即所谓未得说得是也。声闻与外道人之所以不得如来无上涅槃,因而不得究竟解脱者,是由于他们都不得法无我智,不见法空,执法实有。以执法实有,反被法缚。所不同的是: 声闻人为小法所缚,外道人为邪法所缚。然其不得究竟则一,是故于此邪小并言。

您的每次点赞和转发都是
布施善行 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