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菩萨得“意生身”“随意自在来去”:成佛心理学丨《楞伽》了义精讲(四十四)

第二卷.第11小节.

【楞伽原典】

世尊,意生身者,何因缘?佛告大慧:意生身者,譬如意去,迅疾无碍,故名意生。譬如意去,石壁无碍,于彼异方无量由延,因先所见,忆念不忘,自心流注不绝,于身无障碍生。大慧,如是意生身,得一时俱菩萨摩诃萨意生身,如幻三昧力、自在神通,妙相庄严,圣种类身一时俱生。犹如意生,无有障碍,随所忆念本愿境界,为成就众生,得自觉圣智善乐。

注释

譬如意去,石壁无碍:譬如心意之来去,石壁亦无能障碍。

于彼异方无量由延:“异方”,他方。“由延”,由旬。谓又如于他方无量由旬外之地。

因先所见:“先”,先前。

自心流注不绝,于身无障碍生: 其所忆念者,于其心中流注不绝,而与其身并不相妨碍,随意遍能到达其所忆念之处。菩萨之意生身,亦复如是,随意遍到。

一时俱:即一时顿俱,非渐次俱足。

如幻三昧力,自在神通: 此二者为能生意生身之功德道力,亦即意生身之“意”

妙相庄严,圣种类身: 以种种妙相而为庄严之圣种类之身。此为如意所生之妙身,亦即意生之“身”。

一时俱生:一时俱足生起。

义贯

大慧菩萨问:“世尊,意生身者”,以“何因缘”而得其名?“佛告大慧:意生身者,譬如”心“意”之来“去”,如念即至,“迅疾无碍,”是“故名”为“意生”身;又“譬如”心“意”之来“去,石壁”亦“无”能为“碍”。又譬如有人“于彼异”地他“方,无量由延”(由旬)外之地,“因先”前“所”曾“见”,而“忆念不忘”如是,其意所念者,于其“自心”之中“流注不绝”,然“于”其“身”并“无”有“障碍”产“生”,身在此,而意在彼,其意念何处,便彷如置身其中,随意自在能到,(菩萨之意生身,亦复如是,随意、迅疾、遍到,无有障碍,其意所到,其身便生。)“大慧,如是”之“意生身”一切功德,“得一时”顿“俱”,非渐次生起。“菩萨摩诃萨”得“意生身”时,其“如幻三昧力”,及“自在神通”等能生之意,及以种种“妙相”而为“庄严”之“圣种类”之净妙“身”等所生之身,皆“一时俱”足“生”起。“犹如”心“意”之“生”起,身体或山河一切“无有”能“障碍”者,菩萨意生身之来去十方世界亦复如是,“随”其心“所忆念”其“本愿”所在“境界”之处,“为成就众生”故,便能随意即到。是为菩萨摩诃萨证“得自觉圣智”至“善”之“乐”的行相。

诠论 

意生身是因为有三种涵养,所以才取“意生”为譬喻:一、迅疾;二、无碍,三、遍到。这是说菩萨得如幻三昧后,现身摄度众生,也有此三种功能,所以取以为名。凡夫意到而身不能到,身意俱到,只有圣人才能。

第二卷.第12小节.

【楞伽原典】

如是菩萨摩诃萨得无生法忍,住第八菩萨地,转舍心意意识、五法、自性、二无我相身,及得意生身,得自觉圣智善乐。是名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大方便;当如是学。

注释

转舍心意意识、五法、自性、二无我相身:“转”,展转,迅疾之义。谓于转眼之间,便舍离心意意识、五法三自性、二无我相所成之身。

义贯

“如是,菩萨摩诃萨”于“得无生法忍”后,即入“住”于“第八菩萨”之不动“地”,于“转”瞬之间,便“舍”离由八识 (“心意识”)、“五法”、“自性”、及“二无我相”所成之“身”,因而“得自觉圣智”至“善”妙“乐”境界;“是名”为“菩萨摩诃萨成就四”种“法”门,而“得修行者”之无上“大方便”;如是便得从因至果,起用化他,故汝等“当如是”修“学”。

诠论

本章说,菩萨若依此四法门修行,即是从因至果,一门直入,层层增进,而至起用化他,实为无上之大方便再者,关于意生身,《华严经》所言,与此经稍有不同。华严的第九地善慧地,现十界身,说法度生,庄严佛土,承事诸佛,作大佛事,就是此经所说的得意生身,起用化他。而本经是第八不动地即得,华严因说次第断证,所以要到第九地;其次第为: 先在第八地断俱生我执,证平等真如,得无生忍,二行相行,悉不现前,味着三昧之乐,由诸佛七次劝请,方能舍三昧乐,得无功用行,发愿度生,所以现无量身,遍至法界,如意自在,故称意生身,所以其意生身是在九地才得,因为九地才起作用。而本经是以顿机而言,但一念不生,离心意意识,便顿证无生,一时俱获意生身;而不是说次第断证才至八地,渐次证得无生、如幻三昧及意生身。所以本经后面说:“得诸法正性者,不从一地至于一地”的原因,也就是这个道理。

您的每次点赞和转发都是

布施善行 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