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小节.
【楞伽原典】
余地相智慧巧便分别,决断句义;最胜无边善根成熟,离自心现妄想虚伪。宴坐山林,下中上修,能见自心妄想流注,无量刹土诸佛灌顶,得自在力,神通三昧,诸善知识,佛子眷属。彼心意意识,自心所现自性境界,虚妄之想,生死、有海、业、爱、无知,如是等因,悉已超度。是故,大慧,诸修行者应当亲近最胜知识。
【注释】
余地相:“余”是别的。“地”是登地。谓与凡小不同的其“余”已有登“地”之“相”的大菩萨,从初地至于等觉,皆是修如实行者。
智慧巧便分别:谓修如实行之地上菩萨,以其“智慧”力善“巧”方“便”,“分别”诸地行相。
决断句义:“决”是决了无惑。“断”是断定无疑。“句”有通与别二义:(一) 通议,指如来所说一般法句教法;(二)别义,指诸佛所共说之无上顿法之百八句。此谓菩萨于此一切法句及百八句之义理,决了无惑,断定无疑。
最胜无边善根成熟:“最胜”,为最殊胜。“无边”即无量。此谓此菩萨于无量佛所,修集无边、最殊胜的善根,皆成熟之。
离自心现妄想虚伪:谓菩萨因福慧具足,善根成熟,故能渐“离”于“自”八识“心”中所“现”之无始“妄想”无明细流,“虚伪”之习气。
宴坐山林:“宴坐”即静坐;“宴”,安也。以静坐必须身心安静,故称为宴坐。“山林”,为寂静处,修道之所。山林寂静之处,为修观有力之助缘。从此以下,为正示以如实智修行,断障证真,进而得力起用。
下中上修:因为菩萨诸地都各具有入、住、满心三个阶段,故“下中上”即是菩萨修行之次第,渐渐转胜。
能见自心妄想流注:“能见”,即是入地以后所得之现量真智。此真智能令菩萨知真本有,达妄本空,圆照无碍,所以此能见之现量真智,实为根本修因。“流注”,即八识中种子与现行之习气。
灌顶:即得授佛职位,如王子得前王灌顶,而得王位。这是因菩萨修习智慧已能彻见八识中之种子习气,当体即是寂静、智慧,故得诸佛灌顶而为补处。
彼心意意识:谓“彼”菩萨于自八识之“心、意、意识”所行境界,无不照了。此言菩萨了心本寂。
自心所现自性境界:谓此苦萨又于“自”藏识“心”中“所现”的本无“自”体“性”之六尘“境界”,亦悉照了无遗。上句说菩萨了心本寂,此句又更进一步说,亦了境无性,唯心所现。
虚妄之想: 为依八识心及自心现之六尘境界,所起之种种“虚妄”分别“之想”。此句承上二句言:菩萨不但了心本空寂,亦了尘境无性,唯心妄现,更了依此等妄心与妄境所起的种种虚妄分别之想,悉皆无性。
【此三句,分别言之,即“心意意识”是指藏识与七转识;“自心所现自性境界”指前五识;“虚妄之想”指第六意识。】
生死:指二种生死,即分段生死与变异生死。因此菩萨将速证佛果,故能超越此二种生死。
有海:“有”,是三有。三有之中,生死相续,无有尽期,犹如大海,不见彼岸边畔,难以度越,故称“有海”。
业:善恶等业。
爱:即润业无明,以此无明,能令众生造作诸业,故称润业。
无知:即无明,为润生无明,亦即根本无明,以此无明为一切生死之根本,故称润生、根本。
超度: 超越灭度。由于菩萨顿见自心,情忘惑尽,故能超度以上之种种生死之因。
【义贯】
其“余”已有登“地”之“相”的大菩萨,修如实行,以“智慧”力、善“巧”方“便”,“分别”诸地相,“决”了“断”定诸佛所说一切法“句”及百八句之“义”理,无有疑惑。此菩萨复于无量佛所,修集“最”殊“胜”、无量“无边”之“善根”,皆令“成熟”;以福慧具足,故能“离”于“自”八识“心”中所“现”无明“妄想”细流之“虚伪”习气。如是菩萨为如实修行故,“宴坐”于“山林”寂静之处,于地地中,依“下中上”之次第,如实圆“修”,渐次转胜。此菩萨是时便“能”以入地后之现量真智,照“见”其“自”藏识“心”中,无始之“妄想”的种子与现行之习气“流注”不断。彼时,由彻见自心之种子习气当体寂灭,故得十方“无量刹土”之“诸佛”如来,为之“灌顶”,授佛职位,“得自在”智慧之“力”,及种种“神通三昧”,且由“诸善知识”及诸“佛子”为其“眷属”,围绕四周。“彼”菩萨于自“心意识”所行境界,与唯是“自心所现”空无“自性”的六尘“境界”,·以及依八识心及自心现之六尘境界,所起的种种“虚妄”分别“之想”,皆起如实照了。是故彼菩萨能于二种“生死”、三“有”之大“海”、善恶等“业”、欲“爱”、及根本无明,“如是等”苦“因”,都“已”能“超”越灭“度”。“是故,大慧,诸修行者,应当亲近最”殊“胜”之善“知识”,而得彼教授,以便起如是最殊胜之修行。
【诠论】
最后一句言:“诸修行者,应当亲近最胜知识。”这是挺重要的。马鸣菩萨说:“诸佛法者,有因有缘,因缘具足乃得成办。”修行人,内以本觉熏发为正因,外以师友劝发为助缘,乃得成就一切出世之事业。然而值此末法时期,若不得最胜知识指引,即须祈求诸佛菩萨慈悲摄受护念加持,而以最胜之教典为“最胜知识”——切莫狎近世俗典籍,外道之说,如所谓哲学者等,徒滋纷纭、乱所修学;亦莫杂学!——且以自宿昔所修善根,佐以大悲愿力,如是精勤,一心“唯心直进”,久之,当有可观之进境。
第2小节.
【楞伽原典】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波鼓冥壑,无有断绝时。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
【注释】
洪波鼓冥壑:“洪”,大也。鼓,动。“冥壑”海沟也。“冥”,亦作溟,海之义;或海之色黑者谓溟。“壑”,为沟,或虚之义。
【义贯】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譬如巨海”中所起之波“浪”,这是“由猛风”激荡海面而“起”,于是“洪”大的“波”涛“鼓”动着无边的“冥”海之沟“壑”,而没有“断绝”的“时”候。相同的,“藏识”之“海”其本体永远“常住”无有变异,然为六尘“境界”之“风所”鼓“动”,因而“种种诸识”之波“浪”,便“腾跃而”展“转生”起,也是一样的。
第3小节.
【楞伽原典】
青赤种种色,珂、乳及石蜜,淡味、众华果。日月与光明,非异非不异;海水起波浪,七识亦如是,心俱和合生。
【注释】
青赤种种色:青与赤是色尘,会引起眼识。
珂、乳、及石蜜:“珂”是贝或玉。“乳”,是檀乳(按:檀乳是檀香木所出之乳汁,或檀香熬煎出来的汁。)“石蜜”,即白砂糖或冰糖。珂贝是一种乐器,能造成声尘,引起耳识。檀乳是香尘,可引发鼻识。“石蜜”于下句中解说。
淡味、众华果:“石蜜”的甜味与其它物之“淡味”是味尘,可引发舌识。“淡味”是淡而无味。虽说淡味是没什么味道,但还是一种味尘,只是尝起来不可口就是了。“华”与“果”,触摸起来之觉受,可引起身识。【意识因为是再去攀缘、分别前五识落谢的五尘影子,故无外尘,因此不别举例。】
日月与光明,非异非不异:此二句谓:日月本身与日月所发出的光明,两者非一非异。为何非一?因为日月与光明实有别,非为一物,所以非一。为何非异?因为离于日月则无光明,若无光明则非日月;又光明因日月而有,日月因其光明而显,故非异。
海水起波浪,七识亦如是,心俱和合生: 谓又如海水起诸波浪,心海中起七识浪,也是一样,由于有前面所说的青赤等五尘境界,所以才会引发七转识之波,鼓动心海,次第转生前六识浪。“俱”是与境俱起,亦有摄受、执取、结合等义。谓,六尘现时,心若去攀取,则会有一切和合之法生起。虽然真心是不和合的,但因妄心执取外尘,妄心便与外尘虚妄和合而生种种和合识。
【义贯】
“青”与“赤”等“种种色”尘,能引生眼识,“珂”贝之声能引起耳识,檀“乳”之香能引发鼻识,“石蜜”(冰糖)的甜味及其它物品的“淡”然之“味”,能引发舌识,而各种“华”与“果”之触,能起身识。(此五种识是在藏体中生起,同样的,光明为从日月体中生起,而)“日月与”其所发出的“光明”,不可说为同一物,亦不可说截然为二,(实非一非异)。又如“海水起”诸 “波浪”,心海中起“七识”浪“亦如是”:六尘境界现时,“心”与之“俱”起去攀缘执取,如是方有一切“和合”之法产“生”。
第4小节.
【楞伽原典】
譬如海水变,种种波浪转,七识亦如是,心俱和合生。谓彼藏识处,种种诸识转,谓以彼意识,思惟诸相义。
【注释】
海水变:“变”即是动。
谓以彼意识,思惟诸相义:此谓种种识于藏识中转生时,因以第六意识去思惟分别五尘诸相之义,故得诸识之相实不一样;这是指诸识与藏识之相非一。
【义贯】
“譬如海水变”动时,就有“种种波浪转生,藏海中之“七识”之生起“亦如是”,境风生时,七识“心”与境“俱”起而执取此等境,则有一切“和合”之法“生”起。如是即是所“谓”的:在“彼藏识”所在之“处”,由于境生,而有“种种诸识转”起的情形,也是所“谓”的“以彼”第六“意识”,去“思惟”分别五尘“诸相”之“义”,而生第六识的情形。(因而显示七识与藏识之相各各不同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