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并不在于将众生的思想、想法,区分为正确的想法和妄想两种。要点在于:众生的一切想法,都是妄想,都叫妄想分别!这才是佛理所讲的意思。比如,凡夫会认为“我正在天上飞,这是妄想,我昨晚做的梦是妄想”。在佛陀看来,“人会死”、“我要好好工作挣钱,必须把孩子培养成北大的大学生”、“我在走路”、“我在坐飞机”,如此等等,一切想法,都是妄想!没有任何不是“妄想”的“想法”!这才是佛陀所讲正理。凡夫不理解而已。
佛陀说,诸法无我。什么意思?佛陀说,在他看来,你说“我是人,我是活着的,这个钱是我的,那个房子是他的,人会死,饭能吃,山河大地是存在的,这张桌子是存在的,这个汽车是交通工具”等等,这一切说法,都是“糊涂的”说法!都是因为糊涂,才说了这些没有任何意义的戏论!
但是凡夫,不理解佛陀的真正意思和全面观点,就会把他的意思理解成胡说八道,理解成消极,这是对他的思想的无知和误解,乃至诽谤。
佛陀讲,要修一切善,要戒一切恶,这怎么是虚无主义呢?这怎么是消极呢?
恐怕佛陀能做到的积极的事业,我们凡夫连其万分之一都做不到。
我们积极半天,只是为自己的私利瞎积极一辈子而已,罢了。有几个是完全为众生谋福利做事情的?百万里头很难有个一。
佛陀讲的,做的,都是为众生谋福利。他讲六度之“精进波罗蜜”,不就是让人好好干活、不能偷懒吗?
我们要从闻、思开始,理解了他在说什么,有没有道理,然后才能谈得上修和证。
佛陀讲因果,讲缘起法,是破除我们对事物的实有执着。我们凡夫对事物的实有执着,错误要点在于,我们总是认为一件事,它的原因,是“有限的”!这是一个我们所犯的要点错误,我们认识不到,我们所追求和所逃避的事物的成因,是无限的!也就是说,我们在认知上,对事物的认知,太有限了。
然后佛陀讲“八识”,讲“惟心现量”,是要告诉我们,那个我们看到的“客观的事物”,其实只是呈现在我们众生个体内心的情况而已,它是什么样子,什么“相”,都是对我们自己才是这个样子。这就到“心理学”了。佛陀所讲的心理学理论的视野,远远大于现在西方科学主义的心理学范畴。
他老人家从“种子熏现”的理论,告诉我们,我们是“为什么”“如此”“看待”事物、世界和生活的。这个“种子熏现”模型,是很复杂,也很抽象的,我们凡夫开始不理解,不承认。
在理解了“八识”的运作原理之后,我们就能理解“诸法无我”和“惟心现量”了。
理解了这个东西之后,我们就能安定自己的心,开始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对自己有意义,然后对众生也有一些意义。
佛陀所讲的佛理,要想理解,需要很多的当代的科学知识和思想理论作为铺垫。我们凡夫之所以不能正确理解他对我们的教育,就在于,我们既生在这个科技和经济高度发达的当代,然而,对于整个众生生活的所谓“客观知识”,又知道的太少了、理解的太少了、思考的太少了。
那些人情世故、世智辩聪,对我们理解真理,不但没有帮助,还像“眼罩”一样,会蒙住我们的眼睛、大脑和内心。
所以我们不能理解,更谈不上去学习、熏习、修行、相信、证得。
佛陀以王子身份、放弃王位,以万金之躯去行乞、做乞丐、要饭(在我们今天看来就是这个说法),他不是因为糊涂,或者脑子有病,心理变态,恰恰是因为他有两个东西,一个是智慧,一个是慈悲。
智慧的意思是:他彻底懂得了宇宙和众生运作的道理。慈悲的意思是:他要把这智慧道理告诉众生,让他们解脱各种、一切痛苦,从而走向真正的幸福。
对所谓某关注事物的理解,本质上,以对其所谓周边事物的理解为“烘托”“基础”。
比如,我们如何理解这张桌子?我们之所以能够做出任何一种形态的对这张桌子的理解,就是因为我们已经对这张桌子周围的家居空间事物有了一定的理解。
反过来说,我们为何理解不了或者误解一个事物?就是因为我们对它的“周边事物”,缺少了解,或者给予了误解。
再加强一下,就是,我们不可能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去直接理解一个突然兀立在我们面前的东西。
这是听于晓非教授讲“云何安住、云何修行、云何降伏其心”(《金刚经》)时领悟到的。
如果没有周边思想烘托对比,我们不可能理解其核心思想。
要有反衬,反衬是及其重要的,甚至,彼之反衬就是此之本质。
这一刻才理解,好的物质生活并不是根本重要的,活着或死亡也不是根本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解脱世俗意义的生死,解脱微细的心行生死,进入非生非死、非戏论的“无余涅槃”境界,——这才是最重要的。
三个层次,妄想的好生活、世俗意义上的活着、心行处的生死轮回,这都是需要超脱的层次,就是说,这三种东西,都根本就不值得留恋,没什么好的。
真正好的,是“醒来”、“觉悟”,觉悟之后,就无所谓“生与死”。
生与死的区分、区别、分别,只是我们凡夫的戏论,因为,我们对整个事情缺乏彻底、真实的了解。
所谓无余涅槃,对于我们凡夫,才能说,它是“好的”。而真正觉悟之后,觉者,圣者,在他们的心行处,是无所谓“好坏”二边分别的!一切二元对立的概念,在圣者那里,都是,都是,都是愚夫“戏论”!
惟心现量,诸相无我。
真如离言,离相离妄。
能所二边,分别需离。